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肇庆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大旗岭猪场,投入约250万元,建设环保型粪污处理厂,成为肇庆市鼎湖最早一批集约化猪场之一。

  兴一业常有一弊。养猪行业给环境所带来的困扰,是肇庆市鼎湖区发展进程中绕不过的门槛。如今,在着力打造“绿色鼎湖”品牌中,养殖污染增长过快同样是鼎湖意识到的问题,养殖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省、市、区各级联合对鼎湖区养殖户转型资金支持达800万元,该区更力推“环保型”粪污处理模式,通过养治分离、加强监控,鼓励养殖户转型升级,达到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

  “绿色崛起” 拒绝污染源

  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肇庆市鼎湖作为肇庆实施《规划纲要》的重要节点地区,无疑是肇庆经济发展中心区的核心区域,是肇庆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和港口物流经济的主战场。

  “在鼎湖与肇庆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施绿色崛起战略,着力发展新型城市化。”肇庆市鼎湖区委常委陈树源说,这一战略,要求肇庆市鼎湖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利用“绿色鼎湖”的品牌,做强做大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东部的永安、莲花成为广佛肇经济圈的现代新型工业基地,西部的坑口、桂城成为旅游休闲商居基地,中部的广利成为临港临江物流商贸会展基地、南北两翼凤凰、沙浦成为农业生态观光与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陈树源表示,在这条生态路上,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养猪行业的无序状态都不符合肇庆市鼎湖的发展定位。因此,该区已结合实际情况,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范围,其中,推动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关、停、转、迁势在必行。

  对于禁养区不符规范的生猪养殖场,肇庆市鼎湖区将给养殖户一定整改期限,教育引导养猪户自拆;若不整改则进行强拆。对于限养区、适养区内的养猪场,则要求养猪户对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进行环保治理,并进一步加强养猪场排污监控。截至目前,该区已经清拆养猪场共70间共7.6万平方米,另有50间限期在今年9月30日前进行自拆。

  “环保型”粪污处理 还清水养鱼

  然而,如果养殖模式本身存在诸多污染,无论搬至何地,其负面影响始终难以消除。规范养殖才是治标根本。记者从肇庆市鼎湖区环保局了解到,目前该区以宣传、引导为主,对于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则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养猪户发展环保型、生态型养殖。

  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鼎湖区广利镇大旗岭山脚下,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肇庆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大旗岭猪场,正是鼎湖最早一批集约化猪场之一。猪场占地面积约120亩,现存栏种猪800多头,年出栏量约15000头,主要出口香港、澳门等地。

  走进大旗岭猪场,传统猪场中浓重的臭味并没有到来。在眼前,占据大量面积的是污水处理池与沼气池。“猪粪首先会经过人工干清粪处理,进行固液分离。”大旗岭猪场副厂长张传军解释,沉淀下来的干清粪会拉走,经处理转化为生物有机肥运输至广宁等乡下作为农肥,既解决了污染,又为企业增收。

  而含有猪尿液的废水,则经过沉淀池(格渣池)、沼气池(厌氧池)、接触生化池、炭过滤池、砂过滤池等进行处理。“这是我们的沉淀池,污水在这里沉淀、隔渣之后,就会排放到沼气池。”张传军指了指面前一排翻滚着气泡的污水池和两个巨大的蓝色气罐说道,“沼气池不仅能将污染物转化为能源,还可以减少80%左右COD的含量。然后剩余的污水再流到生化池中进行深度治理,最后排放出来的水就是达标的水了。”当然,处理后的清水也不能浪费,流进了附近村民的鱼塘用以养鱼,还有部分农户会取来灌溉。

  “这笔钱一定要重视环保!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张传军说道。据了解,大旗岭猪场于2000年进行首次环保改造,2007年改进完善,2010年又新增了沼气池等设备,总投入约250万。

  人大代表监督发声

  养殖污染增长过快也引起了肇庆市人大代表们的关注。一直以来对养猪行业深有了解的市人大代表陈家良,曾在肇庆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关于建设生猪规范养殖示范工程的建议》。

  在建议中,陈家良认为,鼎湖区养猪场逐步向鱼塘基、果园及河冲边集中,大部分猪舍建设时只按照养殖者的意愿建设,未经环境评估。他表示,有75%的塘基、果园猪场的饲养量超出了鱼塘、果园对猪粪尿的需要量,有的甚至多出几倍。破坏了生态平衡,对其中生存的生物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些现象在低塱地区已日趋严重。

  为此,陈家良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制定生猪养殖规范,并建设一批养殖示范基地,使养猪场从猪场选址、猪场布局、污水处理、生猪饲养、疫病防治、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等明确标准及指引,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此外,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对生猪规范养殖给予技术、用地安排和资金扶持,强力规范鼎湖养猪业发展,切实维护生态环境。

  截源处理病死猪 积极引导养殖转型

  由于目前肇庆市鼎湖生猪养殖仍以“大群体、小规模、高密度、鱼塘基”模式为主,陈树源提到,在生态养殖模式中,针对鱼塘亩数,肇庆市鼎湖区将通过与村小组签订合同的方式,来限定该村鱼塘亩数所对应适应养猪的数量。此外,该区还将借鉴其他地区在治理养猪污染物的经验,如修建有机肥厂,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等。

  除了要解决生猪养殖污染物的出路问题,面临关、停、转、迁的养猪户的出路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整治养猪户过程中,该区还将积极引导养猪户转型,由污染较大的生猪养殖转为污染较小的水产养殖等。

  自从今年病死猪乱扔被市民问政曝光后,病死猪就成为肇庆市鼎湖区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此,从今年5月起,肇庆市鼎湖区将每年投入215万元,分7个镇办建立病死猪回收机制。通过区、镇、村三级联合,建立病死猪收集队伍,早、晚各一次到养猪户家中回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收集队伍进行考核,确保无一头死猪流落在外。此外,陈树源还透露,该区还将在莲花镇修建一个30亩左右的无害化处理厂。据悉,这个无害化处理厂除了可以处理病死猪外,还可以同步处理餐厨垃圾等,预计在2016年正式建成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