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2017年,将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着力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今年一号文件聚焦了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今年我国将会出台哪些举措,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此,赵辰昕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我们将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试点示范为重点推广先进经验,以部门协同为重点健全推进机制,以完善政策为重点加大支持力度,以宣传督导为重点强化工作支撑,着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2017年2月13日,浙江省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一幢幢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新农居整齐划一,恬静悠闲,村民简直住进了吴冠中的画里。


一是扎实抓好“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137个试点示范县为平台,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打造一批农字号特色小(城)镇。


二是着力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探索通过贴息方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创设定制式金融产品等方式,着力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完善用地供给机制,拓展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努力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难的问题。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和督促检查。加强对各地典型经验做法的宣传推介,为各地提供看得见、听得到的经验借鉴。充分利用调研督导、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继续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确保取得更多经验、更大成效。


延伸阅读一:什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延伸阅读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一)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支持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

(五)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六)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