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记者随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走进贵州记者团,来到位于黔西南地区的典型石漠化山区——晴隆县,探寻当地将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成功发展草地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奥秘。

    这里如今绿草茵茵

    走进晴隆县马场乡贝佳山肉羊原种场,虽然依旧在山上能看见裸露的黑色或深灰色岩石,但散落在其中的成片绿色草地更显醒目。羊群散放在山坡草地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很难想象以前这里曾经寸草不生。

    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副主任刘树军介绍,晴隆县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县,山多地少。全县总面积199.09万亩,全县石漠化面积74.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7.37%;岩溶面积122.5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56%;山地及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95.3%,其中山地面积占67.3%。长期以来,山区农民一直遵循着种植玉米和水稻的传统耕作方式,不仅劳动力投入大、收入低,而且极易导致水土流失,使石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全县因此成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156元。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冬闲田和撂荒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人们长期面临着贫困与土地石漠化的双重挑战。

    说起现在的这些变化,不能不说一个人,他就是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张大权。2002年,张大权带领他的团队创立了负责全县草地畜牧业规划与开发、发展种草养畜、负责技术指导培训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在政府推动下,他们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创造了南方喀斯特山区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如今的晴隆,已基本从环境脆弱-生活贫困-掠夺资源-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陷阱挣脱出来,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成功道路。

    据刘树军介绍,目前全县种植人工草地48万亩,改良草地38万亩;结合不同自然条件进行消化、创新,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11种牧草,建立了不同海拔、不同土壤酸碱度的牧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人工草地的建成、退耕还草及合理载畜的实施,保水、保土、保肥,让草场四季常青,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实现了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经实际测算,全县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0平方公里以上;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通过建植人工草地,每年每亩减少泥沙流失1.26吨;15度以上的坡耕地,每年减少泥沙流失0.62吨;人工草地土壤每年增加有机质2%,改良草地土壤每年增加有机质0.8%。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像养猪一样养羊,像种粮一样种草

    晴隆县马场乡马场村主任黄东良是2011年扶贫项目示范户,他提倡建设高产刈割栽培草地全舍饲模式,主张像养猪一样养羊,像种粮一样种草

    黄东良说,每天让羊在自建的运动场上活动2小时左右,并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即可。这种模式,养着轻松且收益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羊每天吃草6斤到10斤,每亩草至少可养10只羊;每天补2~3两玉米面,增重6~7两,料肉比为12。养1头猪的饲料及劳动力成本可养10只羊,效益又是养猪的10倍。

    2011年黄东良通过申请政府贴息贷款购买了88只羊,并用5亩多地种植年产36吨的刈割皇竹草。那年,他给自己定下了三年总收入达到100万元的计划。他的依据是这样的:按实际150%产羔率计算,第一年能产羔100只左右,50%留作基础母羊,就能达到130只母羊存栏;照此类推,第二年存栏280只,第三年存栏可达600只左右,均重120/只,价值1500/只,总价值100万元左右。

    几年过去了,黄东良现在不仅个人年收入达80多万元,他创立的东良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发展100多位会员,2014年纯利润达160多万元。

    刘树军说,这种模式适宜广大农区发展,革命性地突破了资源约束。在多地调研中,得到的结论是:按照放牧、半放牧模式,每个村寨最多只能有10%的农户可以养羊,其余再无资源支撑。而全舍饲就可建养殖小区,整乡整村、数乡数村推进。

    据估算,皇竹草人工栽种草地可亩产鲜草15000公斤以上,销售价格0.4/公斤,收入6000元以上;除去成本1000元,纯利润在5000元以上,是种玉米的10倍以上。优质牧草只有通过良种畜禽转化为优质畜产品,才能使种草农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若发展后续产业,实行种草养羊,则效益是种植玉米15倍以上。平均每户出1个劳动力,放养30只羊;羊的繁殖率最低可达到150%,若出栏40只羊,按每只销售收入800元计算,每年每户现金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加上土地补偿费和在中心的投工投劳费,每户农民年收入在3万元到5万元。

    政策好他们都回乡养羊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晴隆县大量农村青年涌向东南沿海地区打工。每年外出打工人员都有5万左右,多的时候甚至突破6万,相当于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劳动力的二分之一。

    家住光照镇东方红村老叶田组的赵光勇便是其中之一。后来,他为照顾小孩上学不得不返乡,刚回来时只能靠种甘蔗养家糊口。2008年,赵光勇靠扶贫项目发放的30只基础母羊走上了养羊之路。当年羊出栏后,他净赚了8万多元。防疫、驱虫药等是草地中心发给的,只使用一个劳力照顾羊就够,在出售前两个月,每天为每只羊补饲一两玉米,这便是所有的养殖成本。赵光勇说,在他的带动下,光照镇东方红村老叶田组的外出打工者全都返乡开始养羊。现在,他们存栏2600多只羊,户均存栏200多只。大家均以养羊为主要收入来源,户均5万元以上。赵光勇说:种甘蔗时,光请人扛出去卖的费用都赚不回来,还是养羊好。

    刘树军介绍,目前,晴隆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基地带动模式滚动发展模式集体转产模式自我发展模式发展到现在最成熟的贷款贴息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由最初的草地中心与农户产权共享,利润分成转变成由政府帮助农户贷款养羊,资助建舍和种草,实现了农户从拥有部分产权到拥有全部产权的转变。具体政策为:以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为支撑,农户发展种草养羊,对按标准修建羊舍的农户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对购买农机具、青贮缸、兽用器械、羔羊料等进行补贴,农机具每户补贴800元,青贮缸每户补助350元,兽用器械每户补助1套;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帮助养羊户贷款购买基础母羊,对新发展的农户,每户提供3万元到5万元的两年贷款贴息;对养羊规模在200只以上的微企、合作社、养殖场、养殖大户,按最高1000/只标准确定贷款贴息额度;对2012年实施退耕还草的农户,给予每亩239元的补助,县草地中心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整合集团帮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烟水(路)配套工程等项目资源,帮助养羊户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至今,项目已带动本县14个乡(镇)、96个村、1.68万户农户7万多人参与种草养羊。全县羊存栏52.8万只,户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2013年最高的达到35.8万元,累计为农户创收近4亿元;共种植人工牧草48万亩,改良草地38万亩;已建成81个肉羊基地、11个种羊场、2晴隆羊育种场、3个胚胎移植中心,每年解决就业岗位4000人以上。

    养羊扶持政策的出台,吸引了更多外出打工青年,他们毅然背起行囊返回了家乡。据劳动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年外出打工人口逐年下降,今年全县外出打工的人数比往年下降了15000余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邻县发生羊群大量死亡的状况,请张大权主任去指导。他看后认为是没有驱虫保健。随行的技术员说不可能,药都发了的。他们让一农户把药拿出来,结果发现可进行3次驱虫的9瓶药连瓶盖都未扭开。该农户说,没手把手教过,不会喂。

    发药不开盖,等于没有发;农户不掌握,等于没技术。

    这个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深深刺痛了张大权。如何让贫困且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掌握先进的种草养羊技术,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开始了一系列探索。

    “目前,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构建了高级技术人员(中心主任、副主任)-中层技术人员(20多名,技术比较全面)-基层技术人员(乡镇,100多人)-农民养羊辅导员(400多人)的金字塔型技术服务体系;通过传帮带模式,将一套基本必备的技术,让包户技术人员面对面、手把手教给农户。张大权说,草地中心每年还组织对农户进行种草养羊相关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使农户通过实际操作培训和跟班学习,以参训-回去实践-带着问题再参训-再实践的形式,进行分阶段反复实训的全新培训,全面熟练地掌握草、圈、养、繁等各方面的技术,尤其是疾病防治全套技术。

    目前,农民基本掌握了种草养羊技术,对种草养羊的基本认识提高了,开拓市场的意识也增强了。晴隆县的草地畜牧业已形成规模,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农民对种草养羊的综合效益也有了直观认识,参与种草养羊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从原来等待草地中心发放基础母羊转变为自己贷款买羊,许多农户还主动把土地拿出来参与到种草养羊中去。

    “种草养羊项目覆盖农户1.23万户,75%已脱贫致富,人均养羊收入5296元,养羊农户年收入最低1万元,最高达10多万元。老百姓靠着自己的双手书写出脱贫致富的故事。刘树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