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澳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澳自贸协定最大的亮点就是“免关税”。换言之,未来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大部分产品关税将减免为0, 其中澳大利亚乳制品四年内将以零关税进入到中国市场。为此,有人担心减税后,澳大利亚对中国乳业会造成影响和冲击,针对这一话题,《中国乳业》杂志整理了几位业内专家的观点为大家做出详细解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李胜利
李胜利:对未来中国乳业的影响不大,明年更应该注意欧盟解除配额制
今年习总书记和澳大利亚签署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要对澳大利亚的奶粉进行放开,很多人都在议论这是否会对中国乳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对中国乳业的影响不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与我国签署了自贸协定,但两国相比较而言,澳大利亚奶制品的出口能力较小,每年奶产量只有900万吨,100多万头奶牛。再者,澳大利亚一些地区严重缺水,其中部的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宜养牛,只能在外围环形区域养牛;而新西兰约有400万头成母牛,每年有将近2100万吨的奶产量,此外新西兰北岛、南岛都能养牛。因此,澳大利亚对未来中国奶业的影响不大,2015年,我们更应该注意欧盟配额制取消所带来的影响。
乳业专家 王丁棉
王丁棉:对国内乳业冲击不大
对澳大利亚乳制品实施零关税后,对国内乳业冲击肯定会有,但不会很大。因为目前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奶粉、奶酪、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整体上数量不是很大。另外澳大利亚原奶价格目前高于新西兰,澳洲原奶价格在3.2元/公斤,而主要竞争对手新西兰原奶价格在2.7元/公斤,与新西兰的竞争价格上不具优势。
相对于新西兰是中国海外奶粉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地,澳大利亚也有其优势,目前,澳大利亚是国内奶牛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地。相较于新西兰奶粉出口量的85%出口中国,澳大利亚是奶牛出口量的85%出口到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中国进口了9.29万头奶牛,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5.76万头奶牛,从新西兰进口3.13万头。
面对可能带来的冲击,国内乳业首先要保证质量和产量;其次是液态奶这一块不能像奶粉进口那样失守。另外,建议国内企业不要大量去海外建厂,应该把国内的乳业首先做好。
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机构董事长 雷永军
雷永军:澳大利亚,中国人要喝你的奶?
观点一:澳大利亚液奶产量很大,大约250多万吨,主要用于出口,这是其当前的乳制品生产结构中的大头。自贸协定免去关税后,一方面澳大利亚可能需要产品转型,将液态奶产能转化为小包装奶粉或者大包奶粉出口中国,一方面澳大利亚可能加大常温UHT奶进入中国。在这一轮乳业风潮中,估计会有大量的中国资本投资澳大利亚,带动澳大利亚的产业转型。
观点二:中国作为全球奶制品需求最强劲的市场,未来10-30年还会需求大量的进口产品。而中国在养殖方面一直没有找到经济、高效的模式,最近5年来养殖总量基本停滞在2008年最有的水平,这是为什么中国2014年会有130万吨左右奶粉进口的原因。在这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上,新西兰、澳洲、欧洲、美国都会来争夺。估计在10年后80、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时候,中国的乳制品消费量可能会翻番,需求不可限量。这一方面需要中国在养殖模式上要有自主的思路,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澳洲虽然获得了自贸免税优惠,但是未来的竞争是全球性的。
观点三:短期内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影响有限。短期来看,中国的贸易公司可能会加大澳大利亚的液态奶进口。这会对国内的液态奶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十分有限。根据普天盛道的预计,进口液态奶占液态奶的总量不足1%。即使有较大增长,对国内企业压力并不大。但是作为高端液态奶品牌企业,却需要及时防范未来可能风险。因为关税的降低,可能面临着国外液态奶类似倾销的方式大乱中国乳业现有的价格、价值体系。
上海铭泰•铭观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军伟
侯军伟:中澳自贸协定推动中国乳业进入新竞争时代
1、养殖业将会呈现不稳定因素。国内当前的原奶价格依然高位运行,虽然部分地区已经降到3.5元左右,但那也是无奈之举。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原奶价格不断提升。中澳自贸协定合作协议签署,意味着进口的奶粉、纯奶价格都将低于国内价格,这个结果传导到国内市场,将进一步拉低原奶价格,如果养殖成本不能同步下降,则国内奶牛养殖业可能会出现存栏数减少的情况,养殖户积极性下降。这从长远来看,国内奶牛养殖业又会出现过冷现象,这将对国内乳业发展产生影响。
2、乳业产品销售竞争加剧。从消费心理来说,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品牌的信任度高于国内产品,今年年中1号店做进口牛奶促销活动,短期内销售30个货柜,可见进口产品对消费者的影响巨大。此次协议签署,进口乳品必定出现爆增,由于价格实惠,消费者必将趋之若鹜。原来国内乳业的竞争只是当地品牌和全国性品牌,全国性品牌和和全国性品牌,接下来将会遇到外国品牌,毫无疑问,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激烈。
3、乳业进入新的洗牌期。外资乳业品牌进入后,必将导致国内乳业进一步洗牌。2008年至今,国内乳业已经淘汰大批不合规定的企业,即便如此,国内乳业的整体竞争力除少数几家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缺乏竞争优势,无论是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等都依然缺乏。如果进口乳品在价格上和国内品牌能够基本保持一致,则国内品牌的销售将会直接受到影响,特别是纯奶品类。在国内大品牌和进口品牌的竞争过程中,国内的中小乳企将会进一步边缘化,最后被淘汰都是有可能的。
乳业高级分析师 宋亮
宋亮:中澳自贸 利大于弊
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引来无数争议,普遍担心4年后澳洲的乳品将会冲击中国市场并给奶牛养殖带来巨大威胁。原因是澳洲乳业同样具备质优价廉的优势,加上中澳海运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未来除铁矿石、煤炭之外,以肉、乳为代表的农业将是中澳贸易最大项目。2013-2014年度,澳洲原奶平均收购价格2.9元人民币/升,相比较,中国原奶收购价格高达3.9元/升,而大型牧场价格更是达到了4.5-5元/升。
但实际上,与新西兰及欧洲相比,澳洲乳业对中国的冲击影响很小。新西兰国内奶牛约450万头,牛奶年产量约2000万吨,主要生产奶粉等原料产品,其中生产全脂奶粉约130万吨,脱脂奶粉40万吨。新西兰本土人口400万,人均乳品消费约70公斤,因此,约95%的乳品用于出口,2014年新西兰预计出口乳制品约300万吨,其中全脂奶粉出口约130万吨。相比较,澳洲奶牛约200万头,牛奶产量约1000万吨,澳洲人口1100万人,人均乳品消费超过100公斤,因此用于出口的乳制品相对新西兰较少,特别是原料性乳品出口优势不如新西兰。
欧洲是现代乳业发源地,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很多国家乳业都很发达。拥有雀巢、达能、菲仕兰、阿拉、索迪亚等著名大型乳品生产企业,产品品类丰富,知名产品品牌约数百个。在产成品及品牌方面,澳洲与欧洲相差甚远。目前澳洲市场主要婴幼儿奶粉以达能、美赞臣、雅培等为主。因此,产成品及品牌方面澳洲出口优势不如欧洲。澳洲目前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是UHT奶,著名品牌“德运”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由于运输相对便利,运输半径短,因此在UHT奶保质期上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总体在国内进口占比较低,今年1-9月份澳洲进口中国UHT牛奶约2.68万吨,占总进口量11.2%。
中澳属于资源型贸易优势互补,自贸协定将有助于推动澳洲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能源、矿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日益增长消费需求。长期来看,在整个农副产品中,相对于乳,肉、水产品进口在未来对中国影响更大。另外,中澳自贸利大于弊,更多表现在澳洲极大降低中国资本准入的门槛。由于澳洲资源丰富,未来对于中国需求保障是继新西兰之后又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农副产品资源控制及贸易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国外大型企业手里。澳洲降低中国资本准入门槛,将极大刺激中国产业资本投资澳洲农副产业,从而为未来中国乳业在国际贸易话语权和定价权起到支撑作用。除乳制品之外,中澳在能源及矿石等领域合作才是中澳自贸最具吸引力、最有价值的地方。目前,就乳业而言,伊利、蒙牛、光明、三元、贝因美和新希望都有布局和投资。笔者认为,澳洲乳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这些潜增长预计很大一部分将是中国资本投资带来的。
中国前驻新西兰大使 陈明明
陈明明:可能有一些冲击,但是造成巨大的颠覆性的冲击是不可能的
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以后,对中国经济总体是利好消息。畜牧业开放后,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奶粉零关税,有人担心会对中国奶农造成冲击。我认为,关税便宜了应该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中国乳制品需求量非常大,国内满足不了所以形成缺口,开放以后能够填补这个缺口。其次,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已经做大,中国乳制品行业和其他行业,特别农业行业,要发展必须规模要大,但是现在还是千家万户家庭式的饲养方式,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关税降低后,能够推动竞争,会促进中国的民企更好参与竞争,推动畜牧业能够更快接受、学习国外现代化的畜牧业管理知识。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当时有人喊“狼来了”,之后老虎反而把狼吃了。开放不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实质性的冲击,这次中国、澳大利亚签署自贸协定是中国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