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水县化河乡高老村,坐落着一个占地70余亩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大门两侧分别悬挂着周口市品种羊繁育基地商水县开泰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两块标牌,一排排标准化养殖棚宽敞明亮,棚与棚之间的牧草郁郁葱葱,一派盎然生机。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该基地采访,发现这里绝非一般养殖场可比。办公区里,草料加工间、青储草料池、人员通道消毒间、档案室、医药室、配电房、饲料间、药浴池、污水处理池等现代化养殖设施应有尽有;养殖区里,标准化羊舍干净整洁,一只只膘肥体壮的小尾寒羊在离地近一米高的竹片床上睡得正香,羊舍里一点臭味都闻不到。

    “这采用的是高床养羊技术,羊睡在这样的竹片床上,最大的好处就是干净,因为竹片之间有缝隙,羊粪直接掉到床下,再加上羊吃草和睡觉专门分开,一点也不污染羊床,这都是按标准化舍饲山羊的生产工艺自行设计的。养殖场老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老板名叫李建,今年35岁,项城市孙店乡人。前几年,他在周口建筑市场打拼,积累了再扩大经营的资本。他观察发现,近些年来,羊肉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而且养羊饲料成本低廉、风险小,政府又十分关注和支持养殖业发展,所以他决定从建筑业分身建立基地发展养羊业。

    为选择一个好场址,2014年初,他考察了周口周边好几个乡镇,最终与交通位置优越、发展环境良好的化河乡联姻。他投资500多万元,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70余亩,注册成立了集种羊、肉羊畜牧养殖、牧草农业种植以及技术跟踪于一体的商水县开泰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

    李建在养羊方面很有一套,他从周口市畜牧局聘请权威专家担任疾病防控技术顾问,定期进行圈舍消毒,注射疫苗,做到防病不见病;聘请5名具有兽医畜牧职称的饲养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生产管理,为每只羊建立生长档案,在档案里标记清楚每只羊的父母是谁,避免近亲繁殖;饲料就地取材,收购农民的玉米秸秆、红薯秧、花生秧等加工成青贮饲料,饲喂时再配上少许精饲料,羊爱吃、上膘快、出栏早,且肉质好、销路广。这样他饲养一只羊一年能得到1000多元的回报。

    谈到未来的发展,李建踌躇满志:一是在目前存栏1500多只的基础上再发展1500只,主攻品种选育与扩繁,大力开展杂交改良,实施当年产羔当年育肥出栏,为周口广大养羊户提供更为优良的种羊和养殖技术交流平台,把基地真正打造成为周口养羊业的“航母”;二是以基地为龙头,采取“基地+农户”养殖模式,优先为化河乡群众免费提供母羊,繁殖后按比例分成,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把化河乡打造成商水县“养羊第一乡”,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